急性肾损伤(AKI)过去常被称为急性肾衰竭,是指肾功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突然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它好比肾脏功能踩了一脚“急刹车”,导致身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一系列内环境紊乱。
不仅仅是“尿少”那么简单
虽然尿量减少(每日少于400毫升)是AKI的典型表现,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其主要标志是血肌酐水平的迅速升高,这是衡量肾功能的核心指标。AKI的常见“信号”包括:
尿量明显减少(但也可正常甚至偏多)
身体水肿,尤其是双腿和眼睑
莫名的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可能因体液潴留导致肺水肿)
意识模糊、嗜睡(毒素影响神经系统)
心律紊乱(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所致)
三大常见病因
根据损伤部位,病因可分为三类:
肾前性(最常见):肾脏本身无病变,但因有效血流量不足而“饿晕”。如严重脱水、失血、心功能不全、过度使用利尿剂等。
肾性:肾脏自身结构受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药物或毒物损伤(特别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造影剂)、感染、横纹肌溶解等。
肾后性:尿液排出通道“堵塞”。如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肿瘤压迫等导致的双侧尿路梗阻。
治疗与预后:时间就是肾功能
AKI的治疗原则是快速识别并纠正可逆因素。
对症支持:严格管理出入量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营养支持。
病因治疗:停用肾毒性药物、扩容补液、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原发疾病。
肾脏替代治疗:对于严重内环境紊乱、药物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或酸中毒、以及出现心包炎或严重水肿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透析治疗(如血液透析),帮助身体渡过难关,为肾脏修复争取时间。
大多数AKI在积极治疗后肾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肾脏病。因此,预防至关重要,包括合理用药、及时补充体液、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在使用造影检查或肾毒性药物前需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