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体内血流最丰富的器官之一,也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途径,因此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药物性肾损伤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但常常因症状隐匿而被忽视。
肾脏为何如此脆弱?
高血流量:肾脏接收了心输出量的20%-25%,大量药物随血液流经肾脏,使其暴露于高药物浓度下。
浓缩功能: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会使药物在肾小管腔内高度浓缩,易产生结晶或直接毒性。
代谢活跃:肾脏内丰富的酶系统可能将某些药物代谢为有毒性的物质。
哪些药物最“伤肾”?
解热镇痛药(NSAIDs):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这是最常见的伤肾药物,尤其是长期、大剂量使用或用于脱水、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时,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导致肾缺血和急性间质性肾炎。
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具有直接的肾小管毒性。
造影剂:增强CT或血管造影时使用的碘造影剂是医院内发生AKI的常见原因之一。
中药和保健品: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某些雷公藤制剂及不明成分的保健品均可导致不可逆的肾间质纤维化(马兜铃酸肾病)。
化疗药和免疫抑制剂:如顺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
泻药:长期滥用可能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损伤肾脏。
如何预防与识别?
预防远胜于治疗。请牢记以下原则:
不滥用药物: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尤其是止痛药。
告知病史: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肾脏病史、过敏史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
充分饮水:尤其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或进行增强CT检查前后,保证充足饮水(需医生评估),以稀释药物浓度。
定期监测:如需长期服用潜在肾毒性药物,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一旦在用药期间出现尿量变化、水肿、乏力、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早期发现并及时停药,多数药物性肾损伤是可逆的。保护肾脏,从谨慎用药开始。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