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其中肾内科临床30余年。多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不仅仅是“血糖有点高”,而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全身性疾病。
一、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糖尿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阶段,因自身免疫等原因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多见于成年人。特征为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
二、识别糖尿病的信号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三多一少”:
多饮:总是感到口渴,饮水量明显增多
多食:容易饥饿,食量增加
多尿: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多,夜尿频繁
体重减少:尽管食量增加,但体重反而下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疲劳、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或伤口不易愈合等,通过体检才发现血糖升高。
三、糖尿病带来的长期危害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损害全身血管和神经,导致多种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致失明)、糖尿病肾病(可导致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风险
足部病变:严重者可导致足部感染、溃疡,甚至截肢
四、科学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目前尚不能“**”,但可以通过科学管理良好控制:
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营养,选择低血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
运动疗法: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
血糖监测:定期自我监测血糖,每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五、预防更重要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
保持健康体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可改变风险因素
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定期筛查: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糖尿病是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病,但通过科学规范的综合治疗,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享受高质量人生。最重要的是尽早发现、规范治疗、持续管理,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温馨提示:本文仅为疾病科普,不能替代专业诊疗建议。如有糖尿病相关症状或疑问,请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下一篇:监测血糖只看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