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其中肾内科临床30余年。多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肾病...
为何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微血管,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之一。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首要原因。
高血糖如何伤肾?
血流动力学改变: 高血糖及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高滤过,长期负荷过重损伤滤过膜。
代谢紊乱: 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氧化应激、慢性炎症持续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
遗传易感性: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肾病,遗传背景影响个体易感性。
发展进程(通常缓慢):
肾小球高滤过期: 肾增大,滤过率**。无临床症状。
静息期: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 mg/天)。此期是逆转或延缓的关键窗口!肾功能通常正常。
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是标志。
临床显性蛋白尿期: 尿常规可检出蛋白阳性(>300mg/天),常伴血压升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衰竭期: 进入尿毒症。
早期信号——微量白蛋白尿筛查!
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开始每年筛查。
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应开始每年筛查。
检测方法: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
综合防治策略:
血糖严格控制: 目标HbA1c尽量接近正常(个体化,通常<7%)。
血压精细管理: 目标通常<130/80 mmHg。***ACEI或ARB类降压药,它们不仅降压,更有独立于降压外的显著肾脏保护作用(降蛋白尿)。
血脂管理: 控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
生活方式基石:
饮食:遵医嘱调整(低盐、适量优质蛋白,晚期需限磷钾)。
戒烟:吸烟加速肾损。
适度运动。
控制体重。
定期肾脏评估: 尿蛋白(ACR)、血肌酐(eGFR)、血压监测。
核心: 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期)强化干预效果***。糖尿病患者必须规律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高血糖伤肾的隐秘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