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其中肾内科临床30余年。多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肾病...
当孩子出现眼皮浮肿、尿液泡沫增多或莫名乏力时,许多家长的***反应可能是“累着了”或“上火了”。然而,这些信号可能是儿童肾脏发出的求救警报。与普遍认知不同,儿童不仅会得肾病,某些类型在儿科还相当常见。 值得庆幸的是,多数儿童肾病治疗效果良好,关键在于早发现、科学治。今天,我们就来聚焦这些影响孩子的“沉默杀手”。
一、 儿童并非肾病“绝缘体”:常见类型要知道
儿童肾脏疾病谱与成人有显著差异,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
1、肾病综合征(尤其微小病变型):这是儿童期(尤其是2-6岁)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占儿童肾病综合征的80%以上。
典型表现: “三高一低” - 高度水肿(眼睑、下肢甚至全身)、大量蛋白尿(尿液泡沫多且持久不散)、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低)。孩子可能精神萎靡、食欲差。
关键特点: 对激素治疗极其敏感!规范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后,绝大多数患儿(>90%)尿蛋白能在1-4周内转阴,水肿消退,达到“完全缓解”。虽然复发较常见(尤其感染诱发),但多数对激素依然敏感,长期预后良好。
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常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脓疱疮)后1-3周。
典型表现: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浓茶色或显微镜下大量红细胞)、蛋白尿(程度通常比肾病综合征轻)、水肿(尤其是眼睑)、高血压、尿量可能减少。部分患儿可能有短暂肾功能下降。
预后良好: 本病有自限性。绝大多数儿童在充分休息、控制感染、管理血压和水肿后,病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恢复,很少发展为慢性肾病。彻底清除感染灶(如反复发炎的扁桃体)很重要。
3、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1/2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会发生肾脏损害。
肾脏表现多样: 可轻可重。轻者仅有镜下血尿和/或少量蛋白尿;重者可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受损,类似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炎。
治疗与预后: 治疗取决于肾脏病变严重程度。轻度可能仅需观察或简单干预;中重度需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尤其轻症者。 少数重症或反复发作可能进展,需长期随访。
4、先天性及遗传性肾病(相对少见但需警惕):
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芬兰型): 出生不久即出现严重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抵抗,常需肾移植。
如Alport综合征: 与遗传相关,表现为血尿(常为***)、进行性蛋白尿、听力下降(青少年期)、眼部异常,最终可能发展至肾衰竭。
如多囊肾(婴儿型): 双肾多发囊肿,常伴肝功能异常,预后较差。
早期识别关键: 家族史、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症状、对常规治疗反应差是重要线索,需基因诊断。
二、 儿童肾病的特殊信号:家长必读“观察清单”
儿童表达不清,肾病症状易被忽视或误判。家长需警惕以下异常:
1、尿液异常: 泡沫尿(细密、持久不散>15分钟)、尿色发红(洗肉水、茶色)或浑浊、尿量明显减少(婴幼儿尿布长时间干燥)。
2、水肿: 晨起眼睑浮肿最常见,也可出现在下肢(按压有凹陷)、阴囊或全身。体重短期内异常增加。
3、不明原因乏力、精神萎靡: 孩子总说累,不爱动,面色苍白或萎黄。
4、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尤其伴有水肿或高血压时。
5、生长发育迟缓: 身高体重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人。
6、反复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少见,一旦发现必须查明原因,肾病是重要诱因。
重要提示: 定期儿童体检中的尿常规检查是筛查肾病的“利器”,不可忽视!
三、 儿童肾病治疗:希望与挑战并存
微小病变肾病: 激素是基石且效果卓著。 强调足量、足疗程起始治疗,后期缓慢减量以防复发。频繁复发或激素依赖型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多数患儿可正常生活和学习。
急性肾炎: 以支持治疗为主:卧床休息(尤其急性期)、限盐限水、控制高血压、必要时利尿消肿。清除感染灶。需耐心等待自愈。
紫癜性肾炎: 根据病理分级和临床表现选择治疗方案,轻者可能仅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减少蛋白尿,重者需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
遗传性肾病: 目前多无法**,治疗重点在于延缓进展(如ACEI/ARB控制蛋白尿、降压)、管理并发症(如贫血、骨病)、听力视力监测,最终可能需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移植)。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非常重要。
儿童肾病治疗的独特挑战:
生长发育: 长期使用激素需关注对身高、骨密度的影响。需在控制疾病和保障生长间找到平衡,营养支持(优质蛋白、钙、VD)至关重要。
心理影响: 激素可能导致外貌改变(满月脸、肥胖)、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影响孩子自尊心和社交。需加强心理关怀。
长期管理: 部分肾病(如频繁复发的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后遗症、遗传性肾病)需要数年甚至终身随访管理。
儿童肾病虽令人揪心,但绝大多数(如微小病变、急性肾炎)预后良好,科学规范的治疗能让孩子重获健康。家长需做细心的观察者,不忽视尿液、水肿等异常信号,定期体检尿常规是关键***步。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