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疾病,而肾小球和肾血管通常较少受累。它可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一、急性间质性肾炎
病因
药物相关: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许多药物都可能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比如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非甾体抗炎药、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激活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间质受损。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感染,还有一些特殊病毒感染如 EB 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通过直接侵袭或免疫介导的方式损伤肾脏间质。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间质,引发炎症反应。在这些疾病中,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肾脏间质成为受损的靶器官之一。
特发性因素: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病因,被归为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皮疹等症状。发热体温可高低不一,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红斑、丘疹等。
泌尿系统症状:常伴有腰痛,多为双侧腰痛,疼痛程度不一。同时可出现尿量改变,少尿或无尿相对少见,但多尿较为常见,这是由于肾小管功能受损,对水的重吸收障碍所致。血尿和蛋白尿也可能出现,但一般不如肾小球肾炎明显。
肾功能损害:短期内血清肌酐升高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重要表现之一。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可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积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感染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同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皮疹情况、肾区叩痛等。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等,尿中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血生化检查可见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同时可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肾脏大小正常或增大,皮质回声增强等,但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
肾活检:是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重要手段,通过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肾小管间质的炎症程度、细胞浸润类型等,有助于确定病因和指导治疗。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对于药物引起的,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对于感染因素,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者,根据具体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如果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高钾血症等急性肾衰竭表现,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
病因
长期滥用药物: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等)等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这些药物可对肾小管间质造成慢性损伤。
慢性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等引起的尿路梗阻,长期梗阻可导致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引起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代谢性疾病: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异常可损伤肾小管间质。例如,高钙血症可导致钙盐在肾间质沉积,引起炎症和纤维化。
重金属中毒:铅、镉、汞等重金属长期接触或摄入可损害肾脏间质。长期饮用受重金属污染的水或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工作等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可能仅有轻度的多尿、夜尿增多,这是由于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
后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贫血、高血压等症状。贫血是由于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高血压与肾脏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
诊断方法
病史和症状分析: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疾病史、职业接触史等,结合多尿、夜尿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发现轻度蛋白尿、低比重尿等。肾功能检查可见血肌酐逐渐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根据不同病因可进行相应的检查,如检测血尿酸水平、血钙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CT 等检查可发现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盂积水等改变,有助于诊断尿路梗阻等病因。
肾活检:对于病因不明或诊断困难的患者,肾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在慢性间质性肾炎晚期,肾活检可能由于肾脏纤维化严重而难以获得有价值的结果。
治疗措施
病因治疗:解除尿路梗阻,纠正代谢紊乱,避免接触重金属和肾毒性药物等。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使用降尿酸药物;对于高钙血症患者,根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延缓肾功能恶化: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等。可使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以保护肾脏功能。同时,给予低蛋白饮食,避免肾脏负担过重。对于已经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可根据病情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三、预后
急性间质性肾炎若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多数患者肾功能可恢复正常,但如果延误治疗或病情严重,可能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慢性间质性肾炎病情往往呈缓慢进展,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预后相对较差,需要长期治疗和随访,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间质性肾炎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应该对其保持警惕,尤其是对于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更要注意预防和定期检查。
上一篇:间质性肾炎,肌酐高,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