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各种常见病及难治性疾病有丰富临床经验,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
洛阳济仁肾病医院创始人,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四代中医传承人,师承于河南省中医肾病专家、河南名老中医刘继高教授,继承...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困扰?
感冒发烧或扁桃体发炎后,突然发现小便颜色像“洗肉水”或“浓茶”?
或是晨起排尿泡沫异常增多,细小密集且久久不散?
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上火”,而是IgA肾病——这个中国乃至亚洲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出的警示信号!它尤其“青睐”青壮年(20-30岁高发),血尿和蛋白尿是其***标志性的表现。读懂这两个信号,是揪出这个“隐匿杀手”的关键***步!
IgA肾病的核心病因:免疫球蛋白A(IgA)的“迷路”
想象一下,本应守卫呼吸道、消化道的免疫卫士 IgA抗体,不知为何“迷了路”,在血液循环中形成了异常的“大军”(多聚体)。它们最终沉积在肾脏的“过滤工厂”——肾小球系膜区。
这些沉积物可不是来做客的!它们会:
触发炎症反应:招来更多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攻击肾小球。
损伤滤过屏障:破坏肾小球滤过膜的精密结构。
损伤的直接后果,就是血尿和蛋白尿的出现!
解码血尿:是警报,但未必是“红色警报”
镜下血尿 vs. 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 最常见!尿液颜色正常,但显微镜下可见>3个/高倍视野的红细胞。常在体检或感冒时偶然发现。
肉眼血尿: 更引人警觉!尿液呈洗肉水色、茶色或可乐色。***IgA肾病特色的是:常在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后1-3天内突然出现,数日内自行减轻或消失(但镜下血尿常持续)。
血尿意味着什么?
它直接反映了肾小球滤过膜受到了损伤,红细胞得以“漏”了出来。虽然看着吓人,但单纯性血尿(无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的IgA肾病患者,长期预后通常较好,但也需要定期随访监测。
剖析蛋白尿:肾脏损伤的“晴雨表”,预后关键!
泡沫尿的警示: 尿液中蛋白(尤其是白蛋白)含量**,改变了尿液表面张力,导致泡沫增多、细小、不易消散。蛋白尿是评估IgA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核心指标!
蛋白尿水平的意义:
少量蛋白尿 (<1g/天): 提示轻度肾小球损伤。需积极控制血压、生活方式干预。
中等量蛋白尿 (1g - 3.5g/天): 表明损伤加重,进展风险显著增加!需要更积极的药物治疗(如RAS抑制剂强化治疗,必要时考虑激素)。
大量蛋白尿 (>3.5g/天): 提示肾小球滤过膜严重破坏,常伴有低蛋白血症、水肿(肾病综合征样表现),进展为肾衰竭的风险很高!通常需要更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治疗。
持续蛋白尿的危害: 它不仅是损伤的“结果”,更是推动肾脏病变持续恶化的“帮凶”!长期大量蛋白尿会进一步毒害肾小管间质,加速肾功能丢失。
确诊IgA肾病的金标准:肾穿刺活检
仅凭血尿、蛋白尿和临床症状,医生只能高度怀疑IgA肾病。要确诊,目前***可靠的方法就是——肾穿刺活检!
关键作用:
明确诊断: 在肾小球系膜区看到特征性的 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呈颗粒状或团块状沉积(免疫荧光)。
评估病理损伤程度: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病变的严重程度(常用牛津分型/MEST-C评分)。
指导治疗: 病理严重程度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用不用药?用哪种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判断预后: 结合临床指标和病理,更准确地预测疾病进展风险。
如果你出现不明原因血尿(尤其感染后)、持续泡沫尿,请务必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肾脏专科就诊评估!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是守护肾脏健康的重中之重。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上一篇:IgA肾病:能彻底治好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