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其中肾内科临床30余年。多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肾病...
想象一下,我们的尿液就像一条河流。正常情况下,河里不应该有“红色的船”(红细胞)。尿潜血检测(也叫尿隐血试验),就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探测器”,它的任务不是直接数河里有多少艘“红船”,而是探测河里有没有“红船的碎片”或“红色的油漆”(即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什么? 它是红细胞里的“红色颜料”,负责携带氧气。当红细胞破裂或被破坏时,血红蛋白就会释放出来。
检测原理: 尿潜血试纸或仪器利用化学反应。如果尿液里存在血红蛋白(或者含有血红蛋白的红细胞碎片),就会触发这个反应,显示“阳性”(通常报告为+、++、+++等,或者具体数值)。
所以,尿潜血阳性 ≠ 你尿里一定有完整的红细胞(血尿),但它强烈提示:
有红细胞破裂了: 泌尿系统的某个地方(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可能真的有少量出血,红细胞在尿液中破裂,释放出了血红蛋白。出血量可能非常少,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这叫镜下血尿)。
或者,有血红蛋白直接漏出来了: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血红蛋白可能不经过红细胞破裂,直接从血液里漏到了尿液中(相对少见)。
真假阳性大揭秘:别自己吓自己,也别不当回事
化验单上的“+”号确实容易让人心慌,但首先要冷静,区分真假:
一、可能是“假阳性”(警报误响): 尿里其实没有来自泌尿道的出血或血红蛋白。
生理期干扰: 女性月经期或前后,经血混入尿液样本是最常见的原因。务必避开经期及前后几天留尿。
剧烈运动后: 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一过性的轻微肌肉损伤或肾脏血流改变,释放少量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构相似,也能触发反应)或微量红细胞/血红蛋白。
某些食物/药物: 大量吃甜菜根、火龙果(红心)等含天然色素的食物,尿液可能变红,有时会干扰检测。某些药物(如利福平)也会使尿液变红,可能导致假阳性。不过现代检测方法对此干扰已较小。
尿液放置太久/污染: 尿液留取后没有及时送检,放置时间过长,其中的成分可能分解变化,产生类似反应。或者容器不洁被细菌污染。
强氧化剂污染: 如某些消毒剂残留污染了接尿容器。
二、也可能是“假阴性”(警报失灵): 明明有问题,但检测没报出来(相对少见)。
大量维生素C: 摄入超大剂量的维生素C(比如吃很多保健品),它有很强的还原性,可能会抑制尿潜血的化学反应,导致有出血但检测呈阴性。
陈旧尿液: 尿液放置过久,里面的血红蛋白可能已经分解破坏。
试纸/仪器问题: 检测试剂失效或仪器故障。
三、最需要关注的是“真阳性”(警报是真的): 确实存在泌尿系统的问题导致了血红蛋白或红细胞进入尿液。
1. 泌尿系感染(常见): 细菌入侵尿道、膀胱甚至肾脏,引起炎症反应,损伤黏膜导致少量出血。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症状。
2. 泌尿系结石(常见): 肾脏、输尿管或膀胱里的结石移动、摩擦,划伤泌尿道内壁引起出血。常伴有剧烈腰痛或腹痛(肾绞痛)。
3. 肾小球疾病(关键!): 这是肾病科医生最重视的原因之一。肾小球是肾脏的“精密过滤网”。如果这层网发炎(如肾炎)或受损(如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它的通透性会增加,不仅可能漏出蛋白质(蛋白尿),也可能漏出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这种来源的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往往没有疼痛感,容易被忽视,但可能提示肾脏本身有重要问题。 需要结合尿红细胞形态(畸形红细胞比例高)、蛋白尿等判断。
4. 肿瘤(需警惕): 肾脏、膀胱或尿道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肾癌、膀胱癌),肿瘤生长侵蚀血管或本身血管丰富,可能导致持续性或间断性无痛性血尿(包括潜血阳性)。虽然比例不高,但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排查。
5. 其他原因:
肾囊肿或多囊肾: 囊肿破裂或囊内出血。
泌尿系结核: 结核杆菌感染破坏泌尿组织。
创伤: 腰部或下腹部外伤损伤肾脏或尿道。
剧烈运动: 除了可能导致假阳性,严重时(如横纹肌溶解)也可能引起真性肾损伤。
血管异常: 如肾血管畸形、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受压)。
全身性疾病: 如凝血功能障碍(止不住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等。
如何区分真假阳性?别慌,也别拖!
首先:复检! 单次尿潜血阳性,尤其是弱阳性(+),意义有限。最可靠的***步是复查清洁中段尿。避开月经期,留取清晨***次尿或随机尿的中段,尽快送检。如果复查转阴了,很可能是之前的一次假阳性或一过性的问题。
结合症状和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你有没有尿频尿急尿痛(感染)、腰痛腹痛(结石)、水肿泡沫尿(肾病)、发热、近期剧烈运动、服药史、月经史等。
看尿常规其他指标:
显微镜检红细胞(RBC): 这是金标准!如果潜血阳性同时显微镜下看到超过正常数量(通常>3个/HPF)的红细胞,那就是真性血尿(镜下血尿),必须找原因。
白细胞(WBC): 升高提示感染。
尿蛋白(PRO): 阳性,尤其是伴有潜血阳性,强烈提示肾脏问题(如肾小球疾病)。
亚硝酸盐(NIT)、细菌计数: 提示感染。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如果确定是真性血尿,这项检查能帮助判断红细胞是从哪里来的(肾小球还是非肾小球)。畸形红细胞为主多提示肾小球问题。
影像学检查: 泌尿系超声(最常用、无创)可以看肾脏结构、有无结石、囊肿、肿瘤等。必要时可能做CT或膀胱镜。
肾功能和血液检查: 评估肾脏整体功能,排查全身性疾病。
不要恐慌,也别大意!
不要恐慌: 尿潜血阳性非常常见。很大一部分是假阳性或由良性的、可治疗的原因引起(如感染、小结石)。一次阳性结果不等于得了重病。复查是***步也是关键一步。
更别大意: 尤其是当:
复查后仍持续阳性,特别是伴有镜下真性血尿(显微镜看到红细胞)时。
同时合并有尿蛋白阳性。
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无痛性血尿/潜血阳性)。 这种“沉默”的情况反而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如肾小球疾病或肿瘤),更需要重视和及时检查。
伴有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异常。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