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以及急慢性肾衰竭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透析分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免疫专业委...
"一旦透析,终身透析"——这个说法在肾病患者中流传甚广,仿佛一旦踏上透析之路,就再无回头可能。许多患者初次听到医生建议透析时,***反应往往是恐惧与绝望,心中反复盘算着未来那看似永无止境的透析生活。
但事实并非如此***。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它是否终身伴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的根源和个体状况。
一、 两种截然不同的肾功能衰竭
1、急性肾损伤(AKI):肾脏的"急病"
特点: 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几小时到几天)急剧恶化。常由严重感染、大出血、药物中毒、严重脱水、心脏或肝脏疾病等引发。
希望所在: 急性肾损伤虽然凶险,但肾脏本身结构损伤可能尚未完全不可逆。及时识别病因并进行强有力的治疗(如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停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透析支持),受损的肾脏功能有很大机会得到恢复或部分恢复。
透析角色: 此时的透析是"生命支持",帮助患者度过肾脏暂时无法工作的危险期(排出毒素、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随着原发病控制、肾脏功能逐渐恢复,大部分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并最终脱离透析。
2、慢性肾脏病(CKD)终末期(尿毒症):肾脏的"衰老"
特点: 肾脏功能因各种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长期、缓慢地损害,最终进入不可逆的终末期阶段。此时,肾脏自身功能已无法满足身体基本需求。
现实挑战: 到了这个阶段,肾脏的实质结构已经发生了广泛且不可逆的破坏,如同一个长期过度磨损的机器,自身修复能力极其有限。
透析角色: 对于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的患者,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或肾脏移植是替代肾脏功能、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无法让已经严重萎缩、硬化的肾脏重新"复活"并承担足够的工作。因此,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一旦开始透析,就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维持,除非成功接受肾移植。
二、 按下透析"暂停键"的关键:肾移植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脱离长期透析的真正希望在于成功的肾脏移植:
原理: 将健康的肾脏(来自亲属或器官捐献者)植入患者体内,代替已衰竭的肾脏工作。
效果: 成功的肾移植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摆脱对透析的依赖。移植肾可以发挥接近正常的肾功能。
并非一劳永逸: 肾移植后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并面临移植肾可能出现的排异反应、功能减退等风险。但移植成功后,患者确实可以不再依赖透析机。
三、 个体化治疗:没有***的答案
医学永远充满个体差异。慢性肾衰竭患者最终是否必须终身透析,还受以下因素影响:
残余肾功能: 即使开始透析,部分患者仍保留少量残余肾功能。精心管理(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饮食、避免肾毒性药物)可能有助于减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速度。
基础疾病控制: 严格控制导致肾衰的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整体预后和生存率。
治疗依从性: 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透析治疗、规律服药、定期复查,是维持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
其他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感染等并发症也会影响治疗选择和效果。
"一旦透析,终身透析"的说法对急性肾损伤患者不成立,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有机会在有效治疗原发病后脱离透析。而对于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脱离长期透析的有效途径是成功的肾脏移植。
无论处于何种情况,与肾脏科医生保持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疾病的具体类型、阶段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而言,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延缓进入透析阶段才是重中之重。即使需要长期透析,现代透析技术也日臻完善,患者完全可以拥有较长的生存期和较好的生活质量。
医学的边界并非铁板一块,它随个体差异和医学进步不断延展。透析之路或许漫长,但绝非毫无转机。 每一次血液过滤都在为生命争取时间,而时间本身就是医学***的盟友。
上一篇:日常生活中的护肾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