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从事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其中肾内科临床30余年。多次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肾病...
核心提示: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大国,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尿毒症的“头号元凶”。如何阻断这场“甜蜜的负担”对肾脏的侵害?
一、 不容小觑的“甜蜜杀手”: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简单来说,长期过高的血糖,就像把肾脏泡在了“糖水”里,会持续损伤肾脏里负责过滤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导致其硬化、滤过功能下降。
数据警示: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中,有20%-40%会并发糖尿病肾病。它是我国新进入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首要病因。
二、 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轨迹”
这个过程通常是缓慢且无声的,可分为五期:
I-II期:肾脏体积增大,滤过率**,无不适,仅可通过特殊检查发现。
III期:早期肾病期,出现持续性的微量白蛋白尿,这是逆转或延缓病情进展的 “黄金窗口期” !
IV期:临床肾病期,尿液中蛋白量明显增多,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开始下降。
V期:尿毒症期,肾功能衰竭,需要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核心建议】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强调:“对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和血肌酐检测,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筛查和分期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三、 阻击“糖肾”,我们手中的五张“***”
一旦确诊糖尿病,就必须将护肾提上日程。管理好以下五点,能有效延缓甚至阻止肾病的发生与发展:
控糖是基石:严格遵守医嘱,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通常<7.0%)。
降压是保障:血压控制对护肾至关重要。***普利类(ACEI) 或沙坦类(ARB) 降压药,它们同时具有独立的肾脏保护作用。目标血压一般<130/80 mmHg。
优质低蛋白饮食: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在肾病III期后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鱼、蛋、奶等优质蛋白为主。
调脂与戒烟:管理好血脂,坚决戒烟,减少对血管的进一步损害。
慎用肾毒性药物: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某些造影剂及不明成分的草药。
四、 新希望:SGLT2抑制剂带来突破
近年来,一类新型降糖药——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在肾脏保护领域大放异彩。大量研究证实,无论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只要存在蛋白尿和肾功能损伤,这类药物都能显著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为肾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糖尿病与肾病,虽关系密切,但绝非必然结局。科学认知、严格管理、定期监测,是每一位“糖友”抵御肾病侵袭的最强盾牌。管理好今天,就是为了拥有一个不必依赖透析的明天。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