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查出肾病后,整天盯着肌酐数值变化,高了就焦虑,稍降就安心。但其实只关注肌酐指标是治标不治本,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才是慢性肾病的根本病机!
为什么不能只看肌酐?
肌酐只是血液中的代谢废物,肌酐升高代表肾脏已经受损超过50%!它就像烟雾报警器——闻到烟味时火势可能已经不小了。
肌酐的三大局限性:
1、早期不敏感:肾脏代偿能力强,轻度损伤时肌酐可能完全正常
2、易受干扰:吃肉量、运动量、体重都会影响数值
3、只反映结果:像汽车仪表盘报警灯,只告诉你出了问题,不说明原因
中医如何看待肾病根源?
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肾病的本质是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指脾肾亏虚
标实:水湿、湿热、瘀血等实邪
为什么说“脾肾亏虚”是病根?
1. 肾为先天之本
主水液代谢:肾脏像身体的“水处理系统”,肾虚则水液代谢紊乱
主藏精:肾精亏虚会导致精气外泄(蛋白尿)、生长发育受阻
2. 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脾虚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输布
统血摄精:脾虚不能固摄,导致蛋白尿、血尿
脾肾相互滋生:脾需要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运化;肾需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一损俱损,一伤俱伤。
那么只降肌酐不调根本,会怎样?
如果只追求肌酐数值下降,忽视调理脾肾这个根本,可能会出现:
1、指标反复:用药时下降,停药后反弹
2、功能持续恶化:虽然肌酐暂时稳定,但肾脏功能仍在悄悄衰退
3、并发症频发:贫血、骨质疏松、心血管问题接踵而至
我们主张:中西医结合,**
现代医学控制指标:
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如普利/沙坦类药物)
用降糖药控制血糖
用药物降低蛋白尿
中医调理根本: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脾肾气虚型(常见早期肾病)
表现:倦怠乏力、腰酸膝软、食欲不振
调理:健脾益气补肾(如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肾阳虚型(常见肾病综合征)
表现:畏寒肢冷、水肿明显、夜尿频多
调理:温阳利水(如真武汤加减)
气阴两虚型(常见长期蛋白尿患者)
表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神疲乏力
调理:益气养阴(如参芪地黄汤加减)
日常调养脾肾三原则
1、食养有节
适量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
健脾食物:山药、薏米、南瓜
补肾食物:黑芝麻、枸杞、核桃
2、起居有常
避免熬夜(晚11点前入睡)
适当运动(太极拳、散步)
避免过劳
3、情志调畅
避免焦虑恐惧(“恐伤肾”)
保持心态平和
洛阳济仁肾病医院医生***提醒
肾病治疗是场“持久战”,不能只看肌酐这个“数字游戏”,而要关注全身状态改善:食欲是否好转、体力是否增加、睡眠是否改善——这些才是脾肾功能恢复的真实信号!
定期复查、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才是战胜肾病的根本之道。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