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越来越多?
谷谷
2025-07-12 08:55:42
0
郭建立

郭建立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血液透析科主任

擅长专业

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以及急慢性肾衰竭等...

专家简介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透析分会委员,洛阳市医学会免疫专业委...

肾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这类患者数量持续攀升。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医疗和疾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积极地关注肾脏健康,采取预防措施。

为什么需要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越来越多?

核心原因一:慢性肾脏病(CKD)的“上游水源”持续扩大

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病不断进展的最终结局。导致CKD的几大“源头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为ESRD提供了庞大的“后备军”: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全球流行: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ESRD的首要原因(在许多国家占比超过40-50%)。

高血糖长期损害肾脏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和功能丧失。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率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基数巨大且不断增长,其中相当一部分会进展至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患病率高且控制不佳:

高血压肾病是ESRD的第二大常见原因。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损伤肾动脉和肾小球,导致肾硬化。

高血压患者人群庞大,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血压达标率)虽在提升但仍不理想。许多患者未规律服药或血压未达标,肾脏在不知不觉中受损。


人口老龄化加剧:

肾脏功能本身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老年人同时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CKD高危疾病的比例远高于年轻人。

老龄化社会意味着具有CKD高风险的人群比例大幅增加。


核心原因二:诊断能力的提升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

早期筛查和诊断意识增强:

医学界和公众对肾脏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尿常规”和“血肌酐(计算eGFR)”作为筛查CKD的重要手段,在常规体检中更普及。

这使得更多处于CKD早中期(1-3期)的患者被识别出来。虽然早期发现是好事(利于干预),但也意味着更大基数的患者处于向ESRD发展的“管道”中。


医疗技术进步延长患者生存期:

CKD管理的进步: 更有效的降压药(特别是ACEI/ARB兼具肾脏保护作用)、降糖药(如SGLT2抑制剂被证实有独立于降糖外的肾脏和心血管获益)、降脂药、贫血管理、肾性骨病治疗等综合管理手段,显著延缓了CKD患者进展至ESRD的速度。

透析和移植技术的成熟: 透析技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断优化,**性、舒适性和效率提高。肾移植手术和抗排斥治疗也取得长足进步。这使得肾衰竭患者(包括高龄、合并症较多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

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的提升: ESR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进步(如支架、搭桥、心衰药物),更多透析患者得以存活更长时间。


简言之: 一方面,更多患者被早期发现进入CKD队列;另一方面,医疗手段让这些患者(包括已到ESRD的患者)活得更久。这两股力量共同推高了需要长期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数。


核心原因三: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

1、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流行: 肥胖不仅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重要诱因,其本身也被认为是独立的CKD风险因素(肥胖相关性肾病)。

2、不健康饮食: 高盐、高糖、高蛋白(尤其红肉、加工肉类)、高嘌呤饮食,可能增加肾脏负担或促进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展。

3、药物性肾损伤的潜在风险: 长期或不当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某些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造影剂等)可能造成肾损伤。虽然并非主要原因,但在易感人群中不容忽视。

4、其他因素: 慢性肾脏病的其他病因,如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多囊肾等,其发病率相对稳定。但随着人口基数增长和诊断水平提高,确诊患者***数也可能增加。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避免恐慌,重在预防

透析患者增多,确实反映了肾脏疾病负担的加重,但这绝不意味着肾衰竭是常见或不可避免的结局。相反,这更突显了早期预防和干预的极端重要性:

1、源头防控是关键:

积极防控糖尿病和高血压: 这是减少未来ESRD患者的最根本措施。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糖血压、遵医嘱规范用药达标。

管理心血管风险: 保护心血管就是间接保护肾脏。


2、早期筛查不可少:

高风险人群(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家族史、老年人、肥胖者)务必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尿常规(查蛋白尿、血尿)和血肌酐(计算eGFR)。这是发现早期肾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关注尿液变化: 泡沫尿(蛋白尿)、夜尿增多、尿色改变(尤其血尿)应及时就医。


3、确诊CKD后规范管理:

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血脂,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避免肾毒性药物,调整饮食(如低盐、优质适量蛋白),可显著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避免或推迟进入透析阶段。


透析患者增多的现象,是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高发、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进步(早诊早治延长生存期)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并非制造恐慌的理由,而是敲响了关注肾脏健康的警钟。绝大多数肾衰竭是可防可控的。 通过积极防控源头疾病(尤其糖尿病高血压)、高危人群坚持定期肾脏筛查、确诊CKD后严格规范管理,我们能有效降低未来走向透析的风险,守护肾脏健康。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关注更多
微信视频号
微信公众号
网站手机版

上一篇:肌酐升高=尿毒症?肌酐高了怎么办?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为什么需要透析的肾衰竭患者...
肾衰竭(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近年来...
2025-07-12 08:55:42
为什么需要透析的肾病患者越...
走进任何一家大型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你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紧迫感:...
2025-07-07 08:55:32
肾病患者一旦透析就要终身透...
"一旦透析,终身透析"——这个说法在肾病患者中流传甚广,仿佛一旦踏...
2025-06-07 08:30:45
透析和换肾:这些真相你需要...
当肾脏功能衰竭到无法维持生命时,患者会面临两个关键选择:透析治疗或...
2025-05-04 08:30:27
透析后总是疲惫不堪?5大原...
很多肾友在透析后常常感觉浑身无力、精神萎靡,甚至影响日常生活。为什...
2025-04-23 08:25:07
血液透析患者运动处方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与体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生活...
2025-04-13 08:30:45

热门资讯

透析患者为什么尿量会减少? 透析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主要用于帮助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而,许多...
透析时血压“越透越高”怎么办?... 对于需要长期做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来说,最怕治疗过程中突然血压飙升。明明透析是为了排毒排水,怎么反而血...
肌酐 500 + 透析与否的判... 当肌酐达到 500 + 时,可千万别只盯着肌酐数值就匆忙决定是否透析呀。事实上,这时候要综合多方面因...
为什么透析病人的尿量越来越少? 作为一名肾病专科医生,我经常被患者问到:“医生,为什么我开始透析后,尿量越来越少了?”这个问题非常常...
透析患者为何经常便秘?如何改善... 便秘是透析患者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1.6%~71.7%的血液透析患者、14.2%~90.3%的腹膜...
肾移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肾移植是一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将健康的肾脏从一个供体移植到患者体内来恢复其正常功能。为了...
肌酐 500 + 后的正确应对... 饮食调整当肌酐达到 500 + 时,饮食方面的合理调整至关重要。首先要遵循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像鱼肉...
尿毒症的治疗方案中,透析治疗有... 尿毒症患者通常需要依赖透析来替代受损的肾功能,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
为啥尿毒症越来越多呢?医生:多... 尿毒症是近年来高发的一种慢性肾病,在很多人的眼里,尿毒症等同于“绝症”,无药可治。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有...
透析治疗是否会影响尿毒症患者的... 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水分。然而,透析治疗也可能对患...
3

在线
专家

咨询
热线

0379-6322 2120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