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高尿酸,很多人只想到痛风。然而,尿酸结晶沉积的“靶子”远不止关节,还有一个更沉默、更致命的受害者——我们的肾脏。
一、 高尿酸:肾脏的“隐形杀手”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大部分通过肾脏随尿液排出。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受阻,血液中尿酸浓度就会升高。
沉默的损害:长期高尿酸,会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小针”一样的结晶可以直接沉积在肾组织,引发慢性尿酸性肾病,间质性炎症,慢慢损害肾功能。
急性梗阻:大量尿酸结晶还可能堵塞肾小管、输尿管,导致急性肾损伤,甚至“肾绞痛”,严重时可迅速危及肾功能。
协同作恶:高尿酸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狼狈为奸”,共同加速肾脏血管的硬化和损伤。
【数据警示】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上升,总体患病率达13.3%,患病人数已超过1.8亿,成为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其中,约有10%-2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痛风,而肾脏受累的比例则更高。
二、 这些伤肾习惯,您占了几条?
除了遗传因素,以下生活习惯是推高尿酸、损伤肾脏的“元凶”:
高嘌呤饮食:常吃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火锅等。
畅饮含糖饮料:果糖会显著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其危害不亚于酒精。
饮酒过量:特别是啤酒,本身富含嘌呤,且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
剧烈运动:突然的大量运动会导致肌肉分解,产生大量嘌呤,同时引起乳酸堆积,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
饮水不足:尿量减少,直接导致尿酸排泄通道“拥堵”。
三、 科学降尿酸,护肾有良方
管理高尿酸,目标不仅是“不痛”,更是为了保护肾脏和心脑血管。
管住嘴是基础:
少吃:动物内脏、部分海鲜(贝类、鱼籽)、浓肉汤、火锅汤。
适量吃:畜禽肉、部分鱼类、豆制品(目前观点认为适量摄入不影响)。
鼓励吃:新鲜蔬菜、低果糖水果、奶制品(尤其是低脂/脱脂奶)、鸡蛋。
多喝水是关键: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3000毫升,以白水、淡茶水为宜,充足的水分能帮助尿酸顺利排出。
迈开腿要科学:**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
遵医嘱用药: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已出现痛风、肾损害时,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切勿自行购药。
高尿酸对肾脏的损害是悄无声息的。别再以为只要关节不痛就万事大吉。从今天起,关注尿酸值,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别让“第四高”悄悄击垮您的肾。健康,从每一杯水做起!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