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肾病饮食需个体化调整。核心原则:控盐、适量优质蛋白、根据病情调整钾磷摄入。营养师指导至关重要。
饮食是肾病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饮食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但肾病饮食并非千篇一律,需要根据肾功能分期、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和个人营养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下是一些普遍适用的核心原则:
1、严格限制钠盐(控盐):
为什么? 高盐饮食导致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加重肾脏负担和水肿。
怎么做?
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约一啤酒瓶盖)或遵医嘱。
烹饪少放盐、酱油、味精、蚝油等含钠调味品。
少吃或不吃咸菜、腊肉、香肠、罐头、方便面、薯片等高盐加工食品。
学会看食品标签,选择“低钠”或“无钠”食品。
利用葱、姜、蒜、醋、香料等增加风味。
2、优质低蛋白饮食(针对CKD 3-5期患者):
为什么? 蛋白质代谢产生含氮废物需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时,过量蛋白摄入加重负担;但蛋白质不足又会导致营养不良。关键在于“质”和“量”。
怎么做?
“优质”优先: 保证摄入蛋白质的60%以上来自蛋、奶、瘦肉(鸡鸭鱼)、大豆制品等,它们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利用率高,产生的代谢废物相对少。
控制“总量”: 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根据肾功能确定每日蛋白质摄入总量(如CKD3期约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过量摄入非优质蛋白(如米、面中的植物蛋白)。
特别提示: CKD1-2期患者通常无需严格限制蛋白,但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如大量蛋白粉、过量肉食)。
3、谨慎对待高钾、高磷食物(根据血检结果调整):
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风险: 常见于CKD4-5期或使用某些药物者。需限制:
水果:香蕉、橙子、柚子、枣、哈密瓜、奇异果等。
蔬菜:菠菜、土豆(薯类)、蘑菇、番茄、海带等。
其他:坚果、豆类、低钠盐(含钾盐)、运动饮料。
绿叶菜可焯水后再炒,减少钾含量。
高磷血症(血磷>1.45 mmol/L)风险: 影响骨骼和心血管健康。需限制:
含磷添加剂食物(看标签:含“磷”字添加剂如磷酸盐)。
动物内脏、蛋黄、全谷类、坚果、奶制品(需在控制蛋白总量下选择)、可乐等深色饮料。
遵医嘱使用磷结合剂药物。
4、保证充足能量摄入:
低蛋白饮食下,需通过增加主食(低蛋白米面可选)、健康油脂(植物油)等摄入足够热量,防止身体分解自身蛋白导致营养不良。
最重要原则:
个体化! 务必在肾病专科医生和注册营养师(特别是擅长肾脏病的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和调整饮食计划。
定期监测! 根据肾功能、电解质(血钾、血磷等)、营养指标的变化调整饮食方案。
与药物配合! 饮食管理需与降压药、降糖药、磷结合剂等药物治疗协同作用。
科学饮食不是“不能吃”,而是“智慧地选择”。掌握原则,在专业指导下规划餐桌,是保护肾功能的有力武器。
声明:本材料仅供科普使用,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具体治疗方案,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